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/久艹视频在线/91免费国产/十八岁禁看网站

安徽省商務廳等14部門關于印發安徽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

皖商辦建函〔2022〕215號

各市人民政府:

  經省政府同意,現將《安徽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,認真抓好貫徹落實。

                 安徽省商務廳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

                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

                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

                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

               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安徽省林業局

               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安徽省委員會

                 合肥海關 中國銀保監會安徽監管局

                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安徽分公司

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7月15日

安徽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

  為貫徹落實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》(國辦發〔2021〕59號),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,結合我省實際,制定本行動方案。

  一、總體要求

  堅持政府引導、市場為主、開放創新、統籌推進,加強產品標準品牌建設、市場主體引育、渠道對接拓展、數字賦能驅動,提升企業利用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的能力。到2025年,培育500家貿易雙循環試點企業,市場主體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,內外聯通網絡更加完善,政府管理服務持續優化,實現內外貿高效運行、融合發展。

  二、加強產品標準品牌建設

  (一) 推動產品提質擴容。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,力爭到2025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達35%左右。豐富內外銷產品種類,力爭到2025年電子信息設備及元器件進口額超80億美元,乳品、豆類等優質消費品年進口額超10億美元。(省商務廳)推動糧油、中藥材、茶葉等產業特色農產品“走出去”,全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7%以上。(省農業農村廳)

  (二)打造安徽產品品牌。開展區域特色品牌培育活動,建立健全品牌培育評價標準體系,到2025年培育制造業、服務業高端品牌企業800個以上。(省市場監管局)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,力爭2025年“安徽出口品牌”達到300個、增長2倍以上。(省商務廳)培育高端農業品牌,到2025年全省綠色食品、有機農產品、 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6300個以上。(省農業農村廳)

  (三)促進標準認證銜接。擴大內外銷產品“同線同標同質”實施范圍,從食品、農產品逐步擴大至一般消費品、工業品領域。每年支持企業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際、國家和行業標準120項以上。 推動我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國際知名檢測認證實驗室達成互認,到2025年新增5家以上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達成互認。(省市場監管局)持續開展出口農產品國際質量專項認證,推進地理標志農產品與歐盟互認,到2025年中歐地理標志產品達到10個。(省農業農村廳)穩步推進森林認證試點。(省林業局)

  三、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引進

  (四)培育引進平臺企業。聚焦供應鏈物流、網絡貨運等領域,著力引進大型跨國供應鏈服務企業。到2025年,培育雙跨型、行業型、區域型和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30家左右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,配合單位:省經濟和信息化廳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商務廳)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,力爭到2025年新增15家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。(省商務廳)

  (五)支持開拓國內市場。組織“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”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出口轉內銷活動。對外貿企業參加省統一組織的出口轉內銷活動的展位費按“免申即享”方式予以支持。推動外貿企業與商超企業、電商平臺通過產品聯合開發、訂單直采等方式深度合作。支持外貿企業擴大產品線上銷售,促進消費新場景普及應用。(省商務廳)

  (六)推動拓展國際市場。每年發布推介200個左右境外知名展會。組織企業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、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重要展會,促進企業與境外采購商、供應商供需對接。依托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企業,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物流通關、融資退稅等集成化服務。舉辦貿易產業對接活動,力爭年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000家以上。(省商務廳)

  四、積極對接拓展渠道

  (七)構建內外聯通現代物流體系。推進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、蕪湖專業航空貨運樞紐港、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建設,構建“安徽123快貨物流圈”,實現貨物國內1天送達、周邊國家2天送達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。(責任單位:省交通運輸廳,配合單位:合肥、蕪湖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,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商務廳)加強中歐班列運輸組織,爭創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,力爭2025年中歐班列(合肥)開行列數突破1000列以上。(責任單位:合肥市人民政府,配合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商務廳、合肥海關)到2025年全省企業建設、使用海外倉超過500個。(省商務廳)

  (八)發揮自貿試驗區作用。推動安徽自貿試驗區圍繞重點產業開展制度集成創新,加強聯動創新區產業對接,加快形成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集群。加快發展跨境電商、新型易貨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。力爭到2025年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額占全省比重不低于30%。(省商務廳)

  五、推進數字賦能驅動

  (九)推動供需精準匹配。強化數字智能技術應用,指導企業對研發、生產、采購等全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,打造需求驅動的柔性生產體系,到2025年,年新增智能工廠、數字化車間200個。推動省內優勢產業與電商平臺加強合作,探索建立面向用戶需求的反向定制(C2M)基地。(責任單位:省經濟和信息化廳,配合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商務廳)

  (十)培育新業態新模式。推進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,到2025年培育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20家以上。(省商務廳)推進合肥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建設,培育服務貿易特色基地,力爭2025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800億元。(合肥市人民政府)實施蚌埠市場采購貿易倍增計劃,力爭2025年市場采購貿易進出口額達100億元。(蚌埠市人民政府)

  六、加強政策支持保障

  (十一)強化專業人才引育。指導省內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、移動商務、關務與外貿服務、跨境電子商務等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相關專業。創新推廣“中國特色學徒制”“訂單班”“外語+職業技能”等人才培養模式。依托安徽繼續教育網絡園區職業教育教學示范區建設,遴選100門促進企業內外貿發展的職業技能提升優質課程并向社會開放。(省教育廳)著力引進和培育熟悉國內外法律、貿易規則和市場環境的專業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。(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)

  (十二)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。健全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和維權援助機制,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工作,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體系。力爭到2025年全省知識產權“貫標”企業達到3000家。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,嚴格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。(責任單位:省市場監管局,配合單位:省商務廳)

  (十三)完善信用體系建設。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、省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等,推進內外貿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共享,強化跨行業、跨領域、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,配合單位:省市場監管局、省商務廳)科學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,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級管理。(省市場監管局)“一企一策”開展海關經認證經營者(AEO)認證培育,力爭到2025年省內AEO企業數量翻一番、達到100家以上。(責任單位:合肥海關,配合單位:省商務廳)

  (十四)加大財政金融支持。統籌利用省級商務發展專項資金,強化貿易政策與產業、科技等政策融合,加大試點企業支持力度。(責任單位:省財政廳,配合單位:省商務廳)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應收賬款、存貨、倉單、訂單、保單等質押融資。(安徽銀保監局)完善“內外貿一體化”“保單限額一體化”等承保審批機制,加強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險協同支持。(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安徽分公司)

  (十五)發揮行業組織作用。建立省國際商會與國內外行業協會常態化交流機制。指導商協會搭建產業對接交流平臺,為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供需求對接、法規政策、結算咨詢等信息及服務。(省貿促會)

  (十六)加強統籌協調。完善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。(省商務廳)各市要加強組織領導,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。(各市人民政府)

來源:安徽省商務廳 


客戶服務
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展會合作
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手機網站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