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有機農業耕地僅千分之7“農委會”:先推”友善農法“
據臺灣媒體報道,臺灣推動有機農業約10年,有機農業耕地約占可耕地的千分之 7,雖與美國相當,但遠低于歐盟數國的 1成以上;為突破瓶頸,“農委會”擬推廣“友善農法”作為基礎,以利有機農業擴展。
據報道,食安事件頻傳,消費者直覺上會認為吃有機最安全。不過臺灣推展有機農業的歷程比較波折,自2007年公布“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”起,截至2015年底,計有11家有機驗證機構,包含 1家“中央畜產會”及10家農糧驗證機構。
目前全臺可耕地20多萬公頃,耕地面積最大的前三大有機作物為蔬菜類(2439公頃)、水稻(1780公頃)及水果(1206公頃)。
其他則是單項作物的茶葉343公頃,還有包含愛玉及少數民族部落的小米、樹豆、紅藜等作物的特作與雜糧,共計723公頃,較具規模。
“農委會農糧署”表示,“農委會”除了提供有機農作團體每次購買資材時補助新臺幣5000到1萬元;也補助有機農作團體耕作1公頃農地,需購買8公噸有機肥料時,補助新臺幣2萬元,相當于購買有機肥料每公斤補助2.5元。
“農糧署”指出,雖然臺灣推動有機農業約有10年,耕作面積占可耕地面積僅約千分之7,并不高,但已與美國相當,也高過日本的千分之2.4。
不過對比歐盟國家,有機農業已推展超過半個世紀,意大利有機農耕占比10.3%、法國11.9%,瑞典并達16.3%,都是臺灣地區百倍以上的成果;臺灣地區顯得比例偏低,但是“農糧署”也分析,這與臺灣地區地小、鄰田易污染有關,已結合臺糖、退輔會等機構釋出農地推展有機農業。
來源:華夏經緯網
- 上一篇:出臺加強認證認可工作實施意見 普洱237個產品獲有機產品認證 [2019-01-28]
- 下一篇:香港有機食品市場日漸擴大 [2019-01-28]